top of page

OnOnNature啟動了,

我的晚年大夢也正式開始構築。

 

2013決定離開台北,已5年。活在鄉下,不只適應,更是高興。透過OnOnNature,我想證明,「未來的美好生活,不在都市,而在鄉下」。

 

5年前,我選擇石岡定居。田裡的房子,我痛惡水泥,也討厭鐵皮屋。果敢的,我試蓋木屋。住進去,然後修改再修改,然後冒出一個新點子,何不以這微型的木屋,取代那誹議不斷的水泥大農舍。我把這微型木屋取名叫「行動木屋」,正式對外推廣。

 

這「行動木屋」讓我穩穩住了下來。我超喜歡那大大的開放廚房,以及臨窗對看菜圃的大餐桌。它讓做菜、飲食變得有趣,更讓親友來訪的招呼,自在光彩。而獨處時,我能更靜心做設計,大量閱讀,甚至藉youtube遍覽眾多演奏,大大增長我的音樂認識。這是我40多年台北生活不曾有的。

而雖住田間,但我的生活主體仍是公司事務。種田,與其說,求農產,不如說,求了解。了解農的景況,尤其學問浩瀚、極度迷人的自然農法。我雖出身農家,卻逐步明白,原來傳統的農耕方法並不全對。農,正需要劃時代的大革新。而量化農產雖尚非我所能,但終究我肯切明白了,有好土地,才有好植物,才有好食材,才有好飲食。而在好土地上居住,身心靈的感動,更是分外舒服。

 

「行動木屋」很快地在網路上走紅,這種生活也引來不少媒體的追風,石岡住處的來客也越來越多。我開始構思,如何有一間咖啡屋,讓大家落足?如何有幾間「行動木屋」,讓大家試住?如何其間有些好菜圃、好果樹,讓大家淺嚐自然的魅力?如何弄間講堂,讓大家探討退休人如何老的議題?

 

這構想隨著老天幫忙引來一塊千坪建地而索性上馬。它正合我意,座落在腳車綠廊道的核心區,石岡站旁,鄰水壩景觀。是國內首條腳車道,也是最最漂亮、人氣最旺的腳車道,也正是我移居石岡的主因之一。那夜晚或非假日的清幽,是散步的絕佳場域。來這兒用餐、茶飲、講習、住宿,體驗農的慢生活,再好不過。

 

朝著當作推廣的櫥窗,規劃於是啟動。

硬體分3:

  1. 餐廳:定調內外裝一致的全木建築。盼能震撼國人對木建築的模糊認知。

  2. 行動木屋群:以臨時建築入駐,盼能建構農田裡友善住的優良形象,而且是有分享性的群居。

  3. 可食地景:菜圃或果樹,皆成地景,讓生產地也是休閒景觀區。

軟體也分3:

  1. 飲+食的設計:好食材、適當烹煮、美餐席、慢慢的吃。我名之曰「慢食茶敘」

  2. 農作的執行:以養護土地為基本的自然農法,需要探索、累積更多的知識。也需要許多的輔具與設計。

  3. 講座:除了農,也需要其他的智慧交流,尤其老人議題。而交流之際,順勢培養當代人最缺的人際感情。

 

如今,硬體大致完成了。而軟體則盼望能拋磚引玉,聚來各路豪傑,共創未來。

 

我這一生,一路參與台灣經濟的榮景。如今年過花甲,眼看台灣人口+產業双双老化。我同代的朋友大多選擇「擁錢退休」,政府也好心的推廣「長照政策」,表象看似美好,深究卻叫人心寒。一來,產業差,兒孫自身難保,何能保長輩?二來,國家乏人`乏錢,長照頂多極少的樣板。三來,被長照的人,眼無神、臉無光。你想要?

 

當下的退休族,絕大多數都還相當有錢、有腦、有體力。現在沒事業操心,若能移念經營自己的生活品質,起自「食」,進階「住」,改善環境,美好的新願景可望從此生。

 

面對嚴肅的議題,OnOnNature從「吃喝旅遊」切入,帶引大家慢慢理解這一陌生又帶點恐懼的議題。反正,沒事等死,心更沒力。倒是,率爾一試,驚喜原來還有這人生第二春。

 

Nature永遠能給人寬慰,OnOn則是我們生命該有的勁。OnOnNature呼喚大家,勇於追求自然的喜悅。

 

這是我自我期許的「老人革命」,直到由下一代歡喜接棒!

園主 謝東興

bottom of page